扩内需强动能
促消费惠民生
城西区以多元举措激活消费市场新活力
今年以来,城西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的决策部署,立足区域实际,以政策为引领、以资金为支撑,将促消费与惠民生深度融合,全力打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攻坚战,推动全区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政策领航定向,筑牢消费增长“压舱石”。根据国家、省市汽车零售、家电家具、3C 数码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结合辖区消费特点,制定《西宁市城西区2025年提振消费实施方案》,统筹市级、区级共计1313.28万元资金,以 “惠民有礼・享购西区” 为核心主题,创新消费促进模式,丰富消费应用场景,引导重点企业精准发力。为扩大政策覆盖面与知晓度,加大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宣传力度,联动西北家电、交电大楼、泽邦商贸、园方商贸等企业,深入辖区 43 个社区(村)开展 “以旧换新” 进社区专项活动,发放宣传海报 700 余份,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动员,广泛凝聚社会参与合力,让政策红利直达消费终端,有效增强消费增长内生动力。
资金精准滴灌,激活市场信心“动力源”。秉持“快、实、准、广、严”工作原则,持续加大消费领域资金投入,区级统筹消费券资金910余万元,通过“区级统筹补贴 + 文旅特色活动”双轮驱动,聚焦零售、住宿、餐饮等重点行业,开展系列促销活动。不断升级打造“甘霖卡”,实现全域赋能,设置文旅惠民、惠购西区、节庆优惠等五大功能模块,覆盖购、食、住、行等37类消费场景,累计发放多档消费券60余万张,惠及重点商户(企业)5000余户,直接带动汽车、家电、数码、住宿餐饮等领域消费3.6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效应尤为显著,带动金额超1亿元,带动比达1:125,以真金白银的补贴激发市民消费热情,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供给提质升级,挖掘消费潜力“新空间”。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消费供给品类、提升供给质量。文化消费方面,成功举办社火展演、新春庙会、非遗展演、夏季村晚、全民阅读等群众文化活动90场次;联动商圈街区开展街区巡游、舞蹈快闪、无人机表演、青年音乐首秀等文旅融合活动100余场次;打造“City Walk微游夜西宁”沉浸式夜游线路,焕新升级交通巷、兴海路特色文旅街区;建成运行西海2261・文化大集,培育“777island”“6860cc”青海产品体验中心等特色产业集群,让市民游客在文化浸润中感受多元消费魅力。品牌消费方面,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万达广场、王府井大象城等7家核心商场新增鲍师傅、华为智能生活馆、叁崇山、麦当劳等首店品牌64个,预计实现销售额超1亿元以上,为消费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活动赋能增效,释放市场活力“加速器”。围绕商贸零售、住宿餐饮、家政服务等重点行业,结合赛事、节庆、演出等消费热点,在春节、五一、音乐节、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国庆等关键节点,精心策划开展21期主题促消费活动,直接带动消费2亿余元;同时引导各重点商贸企业结合消费热点自主开展各类促销活动70余场(次),累计带动消费约3.5亿余元。深化“一圈一策”“一街区一特色”工作机制,对力盟、万达、唐道637等核心商圈的夜市、文化展等活动开展联合审批30余次,在力盟步行街、唐道步行街划定专属区域,规范设置流动摊位500余个,激活“地摊经济”吸纳能力,每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让消费市场更具烟火气与活力。
完善基础设施,厚植消费发展“后劲力”。持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配套,为消费市场长远发展筑牢支撑。落实服务业发展资金1139.75万元,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资金187.09万元、企业稳增长资金617.66万元、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335万元,精准支持消费相关领域发展。积极推动商贸流通领域政策落地,申报八坊酒业、大象城优生活超市、西北家电等 6 个贷款贴息项目,拟申请补贴资金 55 万元;申报王府井大象城、国芳百货、新华联购物中心等 6 个后补助项目,拟申请补助资金 316 万元,通过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与活力。
聚焦限下主体,培育消费增长“新引擎”。针对限额以下市场主体,强化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根据省级相关专项资金文件要求,对具有成长潜力的限额以下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市场主体,每家给予5000元一次性促消费资金支持,助力企业稳增长、扩规模。建立常态化支持帮扶制度,每季度通过分组实地走访方式,对限下企业帮扶指导,通过促销让利、优化服务等方式提升经营效益,推动限下主体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
来源:魅力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