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镇万科(000002.SZ)股东大会的,轮到了黄力平。
11月20日,万科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作为新任董事长,黄力平首次以“C位”身份出现在主席台上,并再次表态,“不懈努力,帮助万科有序化解风险”。
黄力平坐镇万科股东大会,时代财经摄
本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核心议程是审议《关于就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股东借款并由公司提供担保订立框架协议的议案》(以下简称“《框架协议》”)。
根据《框架协议》,自2025年起至万科2025年股东大会召开日,深铁集团拟向万科提供不超过220亿元的股东借款额度,资金将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公开市场债券本息,以及深铁集团同意的指定借款利息。
截至目前,深铁集团已向万科提供无抵质押担保借款合计213.76亿元。根据安排,万科后续需为已发生的借款提供抵质押担保,否则深铁集团有权要求提前偿还已发生借款本息。
对于此次抵质押安排,万科财务负责人韩慧华在会上回应称,此前的股东借款合同中已对抵质押有约定,此次是根据合同履行相关义务,办理资产抵质押手续,是“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的体现”。
韩慧华强调,前期为及时满足公司资金需求,大股东先行提供了部分资金,此次则是申请股东授权,完成相应抵质押,大股东对万科全力支持,且借款条件优于市场水平。
今年以来,深铁集团通过真金白银持续向万科注入流动性,已累计向万科提供约308亿元股东借款,借款期限和利率均优于万科在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条件。
深铁集团持续注入的股东借款,正成为万科当前最关键的流动性支撑,也为其今年到期公开债如期偿付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过,在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的同时,万科的债务到期压力仍不容忽视。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截至11月20日,万科存续债券共16只,规模合计217.9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券余额157.53亿元,1-3年内到期债券余额34.66亿元。
年内,万科还有两只债券需要兑付,分别为将于12月15日、12月28日到期的“22万科MTN004”“22万科MTN005”,余额合计57亿元。
偿债之外,万科管理层亦介绍了行业走势与公司经营情况,试图释放中长期信心。
从经营数据看,万科的压力与韧性并存。
万科副总裁李锋介绍,1-10月公司销售金额为1152.8亿元,整体销售仍承压,但经营服务业务收入同比略有增长。万科也在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李锋介绍,借助政策支持,公司有序推进资源盘活,前10个月新增可售货值约228亿元。
对于行业未来,万科副总裁郁亮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了“好房子、好服务”的重要性,面向未来,为客户提供“好房子、好服务”将是行业竞争力的基础,也是落实行业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使命的基础。“随着政策持续落实,合理住房需求逐步兑现,行业有望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迈向稳健发展新阶段。”
万科管理层也坦言,经营压力尚未有效缓解,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在黄力平看来,在房地产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过程中,要消化过去“三高”阶段形成的负担,必然有一个阵痛期。
他直言,公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营业绩也将持续承压。“作为大股东,深铁将与各方一起,不懈努力,帮助万科有序化解风险,摆脱困境,推动万科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截至11月20日收盘,万科A报收6.2元/股,涨2.31%;万科企业(02202.HK)报收4.21港元/股,涨3.69%。
当日,地产股集体拉升,A股45只股票上涨,其中新城控股(601155.SH)涨超7%;H股地产股亦整体走强,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6%,碧桂园(02007.HK)涨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