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苏州材科源图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中科创星领投,元禾控股与亿合资本共同参与。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包括数据库扩建、模型开发、高通量平台搭建及商业化落地,标志着这家深耕“AI for Materials”领域的科技企业正式驶入产业变革的快车道。
PART 1
从“试错实验”到“智能设计”
如何通过数据积累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
实现材料研发的
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位于 苏州工业园区的材科源图正在给出答案。
作为一家数据驱动的智能开发企业,材科源图团队由百余名材料学与AI领域硕博专家组成,历时七年,在十余类关键能源材料领域构建了百万级真实材料数据库,并自主研发120余项物理模型,形成深度融合物理化学机理的材料AI智能体,搭建“AI设计—智能合成—自动测试—反馈优化”的全流程智能化研发平台,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这意味着,以前要反复试错的实践过程,依托这一全流程智能研发平台,不仅可以利用历史实验数据训练模型预测新材料的性能,同时可以运用AI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减少试错成本,从而加速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转化。
液相材料制备高通量全流程研发线
材科源图介绍,区别于传统材料研发“试错型”实验模式,该平台通过“虚拟材料科学家”实现高通量、高精准的方案设计,大幅缩短氢能催化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等战略材料的研发周期。例如,其液相材料制备高通量全流程研发线已实现从分子设计到性能验证的自动化,试错成本降低超60%,为突破产业瓶颈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PART 2
头部机构战略押注“硬科技”
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中科创星,作为专注“投小、投早、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头部机构,其投资逻辑直指材科源图的“范式革新”潜力。
中科创星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公司开创的“数据+智能”双驱动模式,将推动材料研发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将材料研发效率提升百倍以上,推动材料研发从传统“试错型”实验转向“AI驱动”的智能设计新范式。
此外,材科源图的顶尖团队和明确的商业化路径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
元禾控股与亿合资本的跟投,则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对这一赛道的信心。元禾控股过往投资案例显示,其擅长支持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并重的企业;而亿合资本此次参与,聚焦于技术产业化协同,与材科源图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PART 3
构建“材料银行”赋能万亿市场
材科源图的技术突破,本质是构建“数据—模型—实验”的生态壁垒,这一百万级真实数据库正在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护城河。通过与姑苏实验室共建研发中心,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材科源图正不断推动“智能科技重塑材料世界”的愿景落地。
据悉,材科源图目前已形成材料生产工艺优化、新材料定制研发、专属数据库建设及AI编辑助理等四大核心业务。
未来计划深入布局能源材料细分领域,
开发各领域智能材料研发平台,
通过数十至数百“虚拟材料科学家”
实现高通量、高精准、高效率的功能材料方案输出,
构建能源领域的“材料银行”。
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背书,更是对“AI for Materials”赛道未来的押注。材科源图表示,他们将 依托高质量数据库与全链条智能平台,为全球工业界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加速能源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