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媒体突然爆料, 北京市内的日本料理店接连遭遇预约取消, 影响范围还在持续扩大!
在北京经营了10年的谷冈一幸坦言,从11月10日左右就开始陆续接到取消通知,12月上旬前的预约足足黄了一半,新预约也寥寥无几,如今只能谨慎进货,满心焦虑明年能不能撑下去。
11月中下旬本是一年一度的年终饭局预热期,对餐饮行业来说,这会儿的现金流就是命脉。可现在大批预约泡汤,无疑给店家泼了盆冷水。
餐饮行业最怕现金流断裂,一旦断了就很难回血。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日本政坛近期的不当表态,在国内引发了强烈舆论不满;而更早之前,中国从2023年8月底就已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双重冲击让日料店举步维艰。
其实多数日料店早换了国产或非日产地食材,不少店主还是扎根中国的普通人,却要为政客的错误买单,实在让人唏嘘。
消费者的选择既是爱国情怀的表达,也藏着理性的纠结——抵制的是日本的不当行径,而非无辜的民间生意,盲目跟风抵制反而可能伤及同胞从业者。
这场风波也倒逼日料店加速转型,要么深耕本土化食材,要么打造透明供应链,唯有贴合市场与人心,才能在变局中站稳脚跟。
网友热议:
1. 对日本人不要心慈手软,个个都是间谍的急先锋,由此可见小日本是准备再试一下。
2. 这些店,学挍等都是小日本收集情报的机构,应取缔!
3. 老百姓只能管住自己的嘴,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
4.工商、税务,卫生检疫,街道啊,各部门协同起来,对日资企业、日资餐厅,检查一下,该整顿的,该停业的!
5.每一个中国人,享受着国家的平安,就应该为国家的平安尽一份力量,与国家一道,共同对付外来侵略挑战。
问题来了,你觉得该如何平衡爱国立场与民间正常经营?欢迎评论区留言!